再生資源利用發展或迎井噴期,到2050年可形成近3萬億元的巨大市場
導讀與評論
近日,落基山研究所發布最新研究報告《中國零碳圖景下的再生資源利用產業機遇》。在零碳圖景報告的基礎上,《報告》重點分析了中國零碳圖景下,再生資源利用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貢獻以及碳中和目標給再生資源利用產業帶來的機遇。
《報告》綜合考量各細分領域與零碳能源轉型思路的相關度以及市場潛力,識別出以下三大重點領域:高耗能行業(鋼鐵、水泥、鋁和塑料)的產品再生,廢棄生物質(秸稈、林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和畜禽糞便)能源化利用,以及電動車動力電池回收用于儲能?!秷蟾妗窚y算,若中國要在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在2020年到2050年需達成的累計減排量中,上述三大再生資源利用領域可實現近400億噸碳減排,貢獻率超過30%。三大重點領域到2050年還可形成每年近3萬億元的巨大市場。近日,落基山研究所發布《中國零碳圖景下的再生資源利用產業機遇》(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分赋?,全球各研究機構考慮實現碳中和或零碳轉型的路徑已基本趨同,即在能源消費側盡可能減少服務和產品的需求、提高生產資料效率和能效以及大規模電氣化和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如生物質和氫能);在能源供給端盡可能使用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電,并部署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技術對最終無法替換的化石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處理??梢钥闯?,消費側的需求減量是實現零碳轉型的重要手段?!秷蟾妗访鞔_,再生資源利用是需求減量、能源用量減少的關鍵抓手,為支持零碳發展提供了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報告》預測,未來5年將是再生資源利用規?;屯顿Y價值變現的井噴期。在中國,再生資源利用產業的發展可在2020到2050年間實現400億噸碳減排,對零碳轉型貢獻率超30%,到2050年可形成近3萬億元的巨大市場。
2.2萬億元:高耗能行業產品再生
鋼鐵、水泥、鋁和塑料等工業原材料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實現零碳或大規模脫碳的難度較大。目前,實現上述高耗能產業脫碳的方法包括加強資源再生,實現需求和生產物料減量化;進一步提高能效;提高電氣化水平;清潔能源替代;部署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等脫碳技術?!秷蟾妗氛J為,與其他脫碳手段相比,加強資源再生利用明顯具有技術成熟度高、投資回報大、現有資產利用性強等優勢。細分領域來看,未來,廢鋼回收產業鏈將呈規?;?、規范化發展,其發展突破口在廢鋼供應、廢鋼回收的垂直整合;由于水泥生產和運輸的本地化特點,未來水泥回收再生市場將具有明顯的地區屬性,可將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政策目標較嚴的地域作為混凝土回收利用的早期市場;廢鋁回收因其較好的經濟性和環境友好性,將繼續保持市場擴張趨勢,其發展突破口在提升廢鋁處理為符合合金成分性能要求的技術水平和成本經濟性;廢塑料回收利用產業的資源供應充足,將催生新的商業服務形態,需完善廢塑料收集處理系統,鼓勵廢塑料物理回收商業模式和化學回收技術創新。
《報告》預測,到2050年,鋼鐵、水泥、鋁和塑料行業的產品需求減量幅度可達16%-53%,再生產品占總產量比例可達60%,碳減排潛力達230億噸,市場規??蛇_近2.2萬億元。
6000億元:廢棄生物質能源化利用
我國廢棄生物質能源化利用主要是指對農作物秸稈、林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和畜禽糞便的能源化利用。秸稈的能源化利用集中于“四化一電”,即固化、炭化、氣化、液化和發電。根據2020年6月全國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公布的數據,目前,全國主要農作物秸稈產生量805億噸,可收集量6.74億噸,利用量5.85億噸,能源化利用率占比83%?!秷蟾妗奉A測,通過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加速技術研究和對產業化、規?;?、集約化發展的推動,中國秸稈能源利用規模有望達到2.4億噸標煤。林業廢棄物方面,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每年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林業廢棄物約1.4億噸,林木修枝等產生的林業廢棄物1億噸,按利用率50%算,能源化利用后相當于4200萬噸標煤?!秷蟾妗奉A測,通過一體化等手段提高收集和利用率,保障充足的林業廢棄物供應,中國林業廢棄物能源利用規模有望超過5000萬噸標煤。生活垃圾方面,《報告》分析認為生活垃圾的能源利用規模將超過4300萬噸標準煤。市場規模達到1800億元,其中運營市場占60%,設備等投資占40%。畜禽糞便方面,《報告》認為較有前景的發展模式為以大規模養殖場沼氣工程為主體,對畜禽糞便進行厭氧發酵,所生產的沼氣用于燃燒發電。值得關注的是,從短期看,目前中國廢棄生物質能源化利用面臨的挑戰在于生物質資源的收集難度和較高的成本,其主要原因是規模較小且較為分散的生物質來源。未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廢棄生物質資源的回收效率將明顯提高,成本將大大降低,再利用將會更偏重于高附加值應用。
《報告》預測,到2050年,中國廢棄生物質能源化利用潛力將高達3.7億噸標煤/年,市場規??蛇_近6000億元,累計碳減排量將超過130億噸。
1145億元:電動汽車電池回收用于儲能
電動汽車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一般分為梯次利用和拆解利用兩種形式。梯次利用即由于電池容量降低使其在電動車中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但電池沒有報廢,仍可用于電力系統儲能等其他應用。拆解利用是將電池進行資源化處理,回收有利用價值的再生資源,如鈷、鋰等金屬。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再用能為電力系統儲能提供儲能容量。落基山研究所預測,若有50%廢舊電池用于儲能,到2050年,廢舊電池回收用于儲能的理論潛力將接近590GWh,相當于電力系統儲能總容量的37%。這部分潛力若被充分利用,將為各類分布式儲能和電力系統靈活性等多種應用場景提供更多資源?!秷蟾妗氛J為,動力電池回收用于儲能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技術和市場仍處于萌芽期,保證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須具備兩大要素:一是持續的技術突破;二是進一步的市場規范。具體來看,在政策層面,須推動行業標準化進程為市場構建創造有利環境;在技術層面,須突破電池梯次利用中的電池一致性問題,加強動力電池性能衰減機理和電池健康狀態評價工作;在產業鏈層面,須打通上下游各環節的資源整合和布局。例如,可留意產業鏈中不同企業(梯級利用與拆解利用企業、電池生產企業與電池回收企業、再生利用企業與資源材料企業)整合的機會;可和第三方商業化服務平臺和技術評估體系進行整合,探索多方合作共贏的模式;車企可利用電動車銷售和服務網絡優勢,創造新的增長點?!秷蟾妗奉A測,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持續擴張,到2050年回收動力電池有可能成為儲能主力之一,市場規??赡苓_到1145億元。
- 上一篇: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工作管理辦法 2021/9/9
- 下一篇: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 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 2021/9/9